

新中国成立之后配资查查,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三次重要的会议:第一次是在1959年,第二次是1961年,而第三次则是在1970年。与第一次和第三次庐山会议相比,第二次会议显得较为低调,甚至可以说它充满了“神秘感”。
这次会议的“神秘”之处,实际上与会议的性质密切相关。尽管毛主席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,但它并非关乎重大决策的会议,而只是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的一场普通会议。由于会议本身没有产生影响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事件,因此不少党史专家对这次会议关注较少,这也是第二次庐山会议相对鲜为人知的原因。
然而,这次看似普通的会议,实际上对毛主席来说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这次会议期间,毛主席遇到了一位特别的上海姑娘,她的出现给会议增添了一丝别样的色彩。那么,这位上海姑娘究竟是谁?她与毛主席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?
展开剩余86%1961年10月,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邢韵声,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特殊信件。信中写道:“小邢,我非常支持你的计划,快开始准备入学考试,温习功课……”看到信封上的寄件地址,邢韵声不禁泪如雨下——原来,信的寄件地址是北京中南海保健院,这正是毛主席的住所。看到毛主席如此关心自己,邢韵声的内心充满了感动,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一个月前的庐山会议。
1961年8月23日,为了解决中国经济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,毛主席提议召开庐山会议。这次会议因为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等人的大量调研,气氛显得异常轻松。为了避免中央首长会议过于单调,负责保卫工作的汪东兴将南昌的几个文工团调到庐山来,其中就包括了汪东兴一手创立的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。
当会议的第一天结束后,中央首长们在“芦林一号”举办了一个舞会。毛主席、周恩来总理等人缓缓步入会场,毛主席环顾四周,微笑并点头与在场的同志们打招呼。此时,邢韵声站在角落里,激动不已,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。
汪东兴为毛主席安排了四名伴舞,邢韵声便是其中之一。当一首乐曲响起,邢韵声的同事陪着毛主席走上舞池,翩翩起舞。看到这一幕,邢韵声非常羡慕,但由于性格内向,她始终没有勇气走过去与毛主席交谈。
然而,不久后,毛主席注意到了邢韵声,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于是他向邢韵声招了招手。邢韵声激动地跑过去:“主席,您叫我?”毛主席点点头,问道:“你是哪个文工团的?”邢韵声答:“省农垦厅的。”毛主席随即说道:“噢,是汪部长的那个文工团啊。”
接着,舞曲再次响起,毛主席邀请邢韵声一起跳舞。邢韵声激动地抓住了毛主席那双富有力量的手。毛主席似乎发现邢韵声有些紧张,便温柔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邢韵声回答:“邢韵声,邢台的邢,韵律的韵,声音的声。”毛主席笑着称赞:“这个名字好,那你是哪里人?”邢韵声答:“上海人。”听到上海,毛主席露出笑容,说道:“阿拉上海人哩。”毛主席模仿上海话的样子,逗得邢韵声大笑,紧张的情绪也随之消散。
毛主席摸着邢韵声手上的老茧,感到十分惊讶,因为她那么年轻,手上却有这么厚的茧。毛主席疑惑地问:“你的手怎么有这么多老茧?”邢韵声回答:“我的父亲很早去世了,母亲把我抚养长大。十几岁时我就来江西了,我们文工团一边垦荒一边演出。”毛主席感慨道:“你真是个吃苦的好孩子,长得也很像我的女儿娇娇......你们吃过苦,就不会太娇气。”邢韵声听到毛主席提到自己的女儿李敏,心里涌上阵阵酸楚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
毛主席察觉到了邢韵声的情绪,轻声安慰:“娇娇是我的女儿,你也是我的女儿。”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邢韵声,她的泪水再也止不住。
随着舞曲结束,毛主席将邢韵声带到休息室,他轻声说:“到休息室帮我拿支烟来。”邢韵声虽然有些疑惑,但还是去拿了烟。毛主席点燃后深吸一口,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没多久,毛主席又说道:“再拿一根吧。”当邢韵声刚拿来第二根烟时,护士长吴旭君走了过来,她看到毛主席抽烟,有些不满地提醒:“主席,您已经抽了一根,不能再抽了。”然后,她看向邢韵声,问道:“是你拿烟给主席的吗?”毛主席连忙解释:“不关她的事,是我让她拿的。”
这件小事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关系,反而更加拉近了他们的距离。接着,邢韵声注意到毛主席手腕上的表已经很旧了,便忍不住问:“毛主席,您的手表怎么这么旧了,不换一个吗?”毛主席笑着回答:“这块表已经陪我很多年了,立了大功。”邢韵声满是疑惑:“一块表,怎么会立大功呢?”
毛主席继续讲述,这块表是1945年郭沫若送给他的,意义重大。邢韵声见毛主席的表如此珍贵,便将自己手腕上的表取了下来,送给毛主席作为纪念。虽然毛主席连连拒绝,但在邢韵声的坚持下,他还是收下了。
之后,邢韵声向毛主席请求和他合影,毛主席欣然同意。第二天,毛主席的小车来到文工团,邢韵声和同事们与毛主席合影留念。这张照片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回忆。
随着会议的结束,邢韵声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毛主席。毛主席即将离开庐山时,邢韵声的心中满是不舍。那天早上,卫士敲响了她的门,告诉她毛主席要见她。邢韵声赶到毛主席的办公室时,毛主席笑着说:“我知道你想送送我,所以让我接你来了。”邢韵声不禁落泪,毛主席则从自己的笔记本中取出了一幅书法《七律·长征》,送给了邢韵声。
临别时,邢韵声请求毛主席能留个地址,便于以后给他写信。毛主席笑着写下了地址,并承诺:“不会忘记江西,也不会忘记你。”然而,邢韵声并没有想到,这个地址的泄露引发了些许风波。
毛主席回到北京后,邢韵声给他写了信,报告自己的学习计划。收到信后,毛主席十分高兴,并写下了回应。邢韵声的心中充满了感激,而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则因泄露住址而受到了批评。
尽管之后邢韵声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,但两人的友谊依然深深留存在邢韵声的心中。1976年,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,邢韵声痛哭失声,怀念这段珍贵的“缘分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配资网站首选_专业期货配资_股指配资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